度哥世界之最——致力于发现和寻找世界之最、吉尼斯世界纪录等各种新奇事物,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!今天是:

爱去世界之最

当前位置: 世界之最 > 奇闻异事 >

38人无法生育,达尔文家族近亲结婚后代早夭者众

时间:2021-01-14来源: 爱去世界之最 官网:http://www.27eu.com

达尔文虽身为进化论之父,为人类对遗传学带来革命性改变,但达尔文本身却未能超脱遗传的摆布,他的家族更遭遇遗传的“诅咒”。由于奉行近亲结合,达尔文的10个小孩中有3个于童年夭折,3个结婚多年却终生未生育。达尔文家族的62名后人中,38人没有孩子,以致这个显赫的家族日渐式微。
1838年,29岁的达尔文向他的表姐,聪明美貌、富有修养的爱玛·韦奇伍德求婚,两人结为伉俪,婚姻幸福。
然而这个家族的后代被不幸所笼罩。从1839年到1858年,达尔文和爱玛一共育有十个子女,3人幼年夭折。其中,达尔文最宠爱的长女安妮在十岁时因患肺结核死亡,安妮去世前的一个月里,达尔文彻夜守护在她的床边,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在自己的怀抱里去世,后来,这位生物学家在书中写道,“整个家庭因此失去了欢乐”。
安妮的妹妹玛丽出生后23天便夭折,她的弟弟查尔斯一岁半时感染了猩红热而去世。活下来的孩子大多体弱多病,其中三名子女在婚后多年不育。
经过整理家族谱系,人们发现,在达尔文家族的62名后人中,38人无法生育,以致这个显赫的家族日渐式微。
近亲结婚成悲剧根源
5月3日,美国《生物科学》杂志刊登了美国和西班牙研究者的一项发现:家族谱系中频繁的近亲结婚行为是导致达尔文家族悲剧的根源。
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动物学家蒂姆·贝拉和圣地亚哥德康波斯特拉大学研究员贡萨洛·阿尔瓦雷斯、弗朗西斯科·塞瓦略斯查看了达尔文及其妻子韦奇伍德家族的族谱,比照了两个家族4代人、25个核心家庭的176名成员。
家族溯源发现,达尔文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姓韦奇伍德,属三代旁系血亲。达尔文的母亲原姓韦奇伍德,嫁给了达尔文家族,而达尔文本人又娶了韦奇伍德族人、他的嫡亲表姐爱玛为妻。研究人员将达尔文—韦奇伍德家族的联系输入一个特制的电脑程序,计算出两人的“近亲系数”为0.063。也就是说,达尔文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继承的基因中,有6.3%的基因是相同的,这些孩子都属于“中等级别近亲结婚的产物”。
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来看,子女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亲,另一半来自于母亲。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呈隐性,如果双亲中只有一方带有这种隐性基因,那么这种致病基因在其后代身上也可能呈隐性。但如果父母双方都带有这种隐性基因时,致病基因在后代身上则会转为显性。因此,“近亲系数”越高,孩子继承显性致病基因的几率就越高,因为他们没有来自父母某一方的良性基因的弥补。因此,血缘相近男女生育的后代出现遗传性疾病的几率更高,对于疾病的免疫力更低。
因此,近亲联姻很可能是达尔文家族后代孱弱的一个主要原因,他的家庭里孩子的死亡率为30%,比当时平均儿童夭折率高了两倍。
达尔文对悲剧早有预感
达尔文本人对此也有察觉,事实上,他在生物学研究中已经发现,那些杂交植物的后代,相对于非杂交植物的后代,基因更加优越,更健康、更具有活力。达尔文家族的现状,似乎从反面佐证了达尔文自己的发现。
在研究植物的生物进化过程时达尔文发现,异花授粉的个体同自花授粉的个体相比,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,而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。
研究者的报告说,达尔文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弊端,怀疑正是自己与妻子的血缘关系导致后代的悲剧。“查尔斯·达尔文记录了无数个植物同系繁殖的恶果,这使得他开始担忧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健康问题。”蒂姆·贝拉博士说。
在达尔文生活的19世纪,富裕家族堂表亲联姻并不罕见。据统计,当时英国有百分之十的人口都是近亲联姻,这种结合背后的主要动机是维护家族产业、维持家族的影响力。不过,当时的人们已开始察觉,“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天生聋哑或失明”。1870年,达尔文写信给他的邻居、英国议员约翰·鲁博克,建议在第二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,调查第一代和第二代近亲结婚的人口状况,以研究家族间频繁近亲结婚对后代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,但是这个要求被拒绝。
达尔文本人的健康状况也非常糟糕,他患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,还患有一种古怪的皮肤病,使得他刮胡子时疼痛难忍,这也是他留着特点鲜明的长胡须的原因。但贝拉博士认为,达尔文的问题与近亲联姻无关,一种解释是,达尔文在环球考察的过程中,在阿根廷被当地一种寄生虫叮咬而染上这些疾病,另一种解释是心理学因素——想到自己的理论会让妻子爱玛、以及维多利亚时代频繁近亲联姻的民众感到沮丧,达尔文心中不安,反应为身体的古怪毛病。

百度一下:38人无法生育,达尔文家族近亲结婚后代早夭者众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!


360搜索:38人无法生育,达尔文家族近亲结婚后代早夭者众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!


Google Search:38人无法生育,达尔文家族近亲结婚后代早夭者众 Find more information!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